漫吟风雪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竹林七贤(一)

向下

竹林七贤(一) Empty 竹林七贤(一)

帖子 由 书寒 周二 二月 26, 2013 2:21 pm


前不久听了《刘伶传奇》的书后,特别想了解有关“竹林七贤”的更多信息。因此整理出来曾经在央视“探索•发现”节目播出的五集纪录片《竹林七贤》。文字中加入了一些有关学者专家的讲解与评析。让我们对“竹林七贤”的整体性格、思想及情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把握。在对这群人物的臧否上,我们应该抱有客观的分析,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去体会他们的人格与精神魅力。

据《修武县志》记载:1750年,四十岁的乾隆皇帝沿太行山西行,途经河南修武县,当他得知这里是魏晋时代“竹林七贤”聚会的地方时,不禁大发思古之幽情,挥笔写下了《七贤诗》:“嵇生放达意真豪,嗣宗青眼夸神交。启事吏隐何妨涛,沛国豫流形陶陶。小阮不愧玉树曹,阿戎清爽舞浊醪。竹林之游芳躅zhú高,延之过激由去朝。”是什么原因,让一个自负的皇帝,对这七个古人感怀不已呢?

其实,“竹林七贤”,指的是魏晋时代的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和王戎七位名士。由于他们曾经在竹林中聚会,因此,得了这么个雅号。他们大都才华横溢,不满意当时虚伪的名教,追求真实情感,追求个性解放,个性独立。从他们身上,人们看到了当时时代那种率真和超脱的人格。令后人尊敬和敬仰。

东晋之后,“竹林七贤”的名称开始流传开来。随着时光的推移,他们逐渐演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,和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,促使这些名士走进“竹林”的呢?
  
关于这个事情,还要从汉朝末年说起。汉朝末年,天下大乱。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。经过二十余年时间的征战,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,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
公元220年,曹操在洛阳病逝。同年十月,曹操的儿子曹丕强迫汉献帝以“禅让”的名义退位,自己登基称帝。226年,当了七年皇帝的曹丕病故。临终前,曹丕委托司马懿和曹魏宗室、大将军曹真等人共同辅佐他的儿子、魏明帝曹睿。

在中国,司马懿几乎是人所皆知的名字。 公元179年,他出生在河南省温县的一个世家大族。司马懿出山后,在抗击东吴、蜀汉等战争中屡建奇功,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臣和谋略家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对他的出色表现有着详尽的描写。
  
239年,曹睿去世,八岁的曹芳继承皇位,改元正始。由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共同辅佐。从此,曹爽和司马懿为了争夺魏晋的政权展开了政治上的较量。起初,司马懿表面上伪装谦和,然而随着政治斗争的日渐激烈,曹爽就让当时的皇帝曹芳降旨,让司马懿担任不具实权的太傅,架空他的权力。对此,作为三朝元老,谋略和声望都远在大将军曹爽之上的司马懿,用装病来麻痹对方。而暗中却等待时机,准备给予对手以致命的打击。
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面对当时险恶的政局,难测的宦海,为了免遭杀戮,许多士人不得不躲避于山林。随之而来的是玄学的盛行。所谓玄学,就是老庄之学。魏晋时代玄风盛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局不稳,在改朝换代的变动中,士人尤其是那些与政治有干系者,往往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。因此,如何避免受害和保全自身,成为这一时期士人关心和思考的重要问题,而老庄的“贵无“思想,恰恰有助于他们对这一社会和人生问题的解决。

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总结道,在当时的情况下,“魏晋思想家不得不援老庄方外之观以***,而其流遂漫衍矣。”而与玄学相伴相生的,是清谈之风的兴起。所谓清谈就是不着边际的一些议论。因为当时的政治派系斗争非常激烈,所以,不利于朝廷的话自然是不能说的。那么谈哪些问题呢?最好的一些问题就是玄奥的问题,与现实社会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些话题。清谈主要谈名理,就是所谓的“三玄”,《老》、《庄》、《易》名理之谈。其名理之谈主要围绕一些理论的话题,和当时实际的政治及政治人物相脱离。其理论上有很大建树,但又和当时的政治拉开距离,所以能够避免受到当时一些政治上的纠纷和缠绕。著名学者林语堂说道:“魏晋清谈之风,读书人谈不得国事,只好走入乐天主义以放肆狂悖相效率。这是人权被剥夺时,社会必有的反应,古今同然。”

史料记载,曹芳在位时的正始末年,也就是公元248年期间,嵇康、阮籍等七位名士,经常聚集在当时河内山阳的一片竹林里。他们远离仕途,崇尚老庄,在竹林中谈玄论道,纵酒行乐,过着潇洒飘逸的生活。

嵇康是七贤中的代表人物。生于公元223年。嵇康字叔夜,谯郡铚县,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宿县人。还在嵇康少年的时候,父亲就去世了,他靠母亲、兄长抚养长大。长大后的嵇康,身高七尺八寸,气宇不凡,人称他“龙章凤姿,恬静寡欲”。在讲究相貌风度的魏晋时代,他是人们公认的才貌出众、气度非凡的名士。嵇康不仅长得出众,在哲学、文学、音律等方面也很有造诣。他弹琴的技艺深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。嵇康又善书画,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《书断》中,将嵇康的草书列为妙品。

大约在25、6岁时,嵇康娶了曹魏宗室的长乐亭公主为妻。结婚后的嵇康,以长乐亭公主丈夫的身份,被朝廷拜为中散大夫。史料记载,中散大夫是一个俸禄六百石,掌议论的闲职。根据嵇康入仕的态度来看,他只是挂名而已。作为与曹魏宗室有姻亲关系的名士,嵇康明白自己很容易招来司马氏的猜忌。他觉得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,“动者多累,静者鲜患”。于是就“思丘中之隐士,乐川上之执竿”。他不修边幅,性情随意,不愿为官,不愿与政治有过多瓜葛。于是便离开朝廷,在河内的山阳一住就是20年。据考证,山阳就在今天河南省修武县一带,它南临黄河,北靠太行山,因在山的南麓而得此名。

在河南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百家岩,沿着古塔东面的山路前行百余米,有一块宽约三十米、长一百米的平缓地带。从前人留下的碑记石刻中得知,这里就是竹林七贤的聚会地点之一。有专家考证,这里也曾经是嵇康的山间别墅所在地。那么,嵇康为什么会选择在百家岩安家呢?

百家岩所在地的云台山,总面积约190平方公里,景色秀丽。对于崇尚自然的嵇康来说,把家安在这里是理所当然的了。同时,云台山距离当时的都城洛阳只有二百多里。修建有贯穿全国的古驿道,交通十分便利,在这里可以听到朝廷很多消息,因此,对于那些出仕是为了入仕的士人来说,是很好的隐居之地。

同那个时代的许多士人一样,居住在山阳的嵇康,爱好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,鄙弃礼教。主张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。嵇康虽然隐居在云台山的百家岩,但名声还是远播在外。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等人都先后到这里与他结交,于是,就有了七人的竹林之游。

同嵇康一样,阮籍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。阮籍,字嗣宗,生于公元210年,河南尉氏县人。阮氏家族世代儒学,父亲阮瑀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,善解音律,曾经做过曹操的僚属。在阮籍三岁的时候,父亲阮瑀去世。曹氏父子出于同朝共事的情谊,对其母子一直有所观照。

受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,阮籍从小就有奇才异质,显得与众不同。《晋书》本传说长大后的阮籍:“博览群籍,尤好老庄,嗜酒能啸,善弹琴,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阮籍的散文写得很出色,他尤其擅长诗歌创作。作为名士的阮籍,自然是官场拉拢的对象。

大约在正始三年、公元242年前后,久闻阮籍大名的太尉蒋济,准备让他做自己的下属。阮籍听到消息后,写了一篇《奏记》,称自己是“负薪疲病,足力不强”,婉言谢绝。后来,在乡亲和亲属的劝告下勉强就任。但是,不久他还是辞职了。正始八年,阮籍又做了朝廷的尚书郎。但“少时,又以病免。”可是,没过多久,阮籍又接到大将军曹爽的征召。《晋书》本传说:“籍因以疾辞,屏于田里。”这个举动,为他以后被司马氏看中,埋下了伏笔。拒绝曹爽征召的阮籍,每天“弹琴长啸”。他或者“游行丘陵,终日不返。”在与嵇康结识后,阮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,便欣然开始了竹林之游。

竹林七贤当中,阮籍的侄子阮咸也是杰出的音乐天才。阮咸,字仲容。他为人放达,不拘礼法,善弹琵琶。阮咸和他的叔叔阮籍一样,都鄙弃世俗。《晋书》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有趣故事。

在尉氏县,阮氏家族全都居住在官道的南北两侧。时间一长形成了北阮富,南阮贫的局面。阮咸的一支一直住在官道的南边,家族中虽然不乏官宦之士,但是大多为官清廉,在家族内比较贫穷。当时中原地区流行,七月七晒成衣的习俗。据说,这一天被太阳晒过的衣服就可以避免虫蛀和发霉。据《晋书•阮咸传》记载,有一年七月七,住在路北的阮家,家家都竖起了衣架,挂满了绫罗绸缎,十分张扬。住在道南的阮咸,也在自家院子竖起了几根长杆,把当时名为“犊鼻褌”的粗布短裤,找出来挂在了上面。“犊鼻褌”是一种有裆的短裤,在当时只有贫贱者才穿此类服饰。阮咸此举遭北阮族人的谴责,认为给家族出丑。而阮咸却振振有辞地说,既然大家都在七月七这天晒衣服,我也不能免俗,就把这些衣服拿出来晒晒,又碍着谁了呢?

竹林七贤中,年龄最大的要数山涛,参加竹林之游时已经四十三岁。山涛,字巨源,河南省武陟人。《晋书》本传说他:“性好庄老,每隐身自晦。”《世说新语》中记载,有人这样评价山涛:“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,然不读老庄,时闻其咏,往往与其旨合。”

同阮籍一样,走进竹林之前,山涛也经历过官场,做过河南从事。一天,山涛偶然听到司马懿病重不能上朝的消息,政治嗅觉灵敏的他,马上意识到一场腥风血雨就要来临。不久,山涛和一位名叫石鉴的同事外出办事。夜宿旅店休息之时,山涛辗转不眠,唤醒熟睡的石鉴说:“现在都什么时候,你还睡得着?你知道太傅托病不上朝意味着什么吗?”石鉴睡眼惺忪,不以为然地说:“太傅生病不上朝,让皇帝下一道诏令,让他退休了事。你操何闲心?”山涛生气地对石鉴大声喊道:“石兄啊,你处在飞奔的马群铁蹄中间,还以为平安无事呢。”说完,山涛连夜逃回了老家。这一年是公元248年,魏国正始九年。

结识了嵇康和阮籍之后,山涛深感荣幸。他曾经对妻子韩氏赞叹道:“此生只有他俩可以做朋友。”当时,嵇康,阮籍早已声明遐迩。山涛的妻子很想亲眼目睹二者的风采。于是山涛寻找了一个机会,把两位请到家中,并留宿,准备酒菜招待。他的妻子在墙上穿了一个洞观看,看得入神,直到天明后都忘却离开。《世说新语》记载,之后,山涛的妻子对山涛说,他们的才智远远超过你,你只能以度量和他们交朋友。山涛赶紧回答说,他们也认为我以度量见胜。
  
然而,走进竹林中的山涛,对《老》《庄》并没有真正的兴趣,仅仅是口头谈谈而已。《晋书》本传记载,山涛为布衣时家中贫寒,妻子常有怨言。山涛说:“且忍饥寒,我后当做三公,不知汝堪做公夫人否?”可见,山涛对做官早有盘算。

山涛还和司马氏有着亲戚关系。当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争夺政权时,他摸不准形势,不知道谁胜谁负,因此逃离了官场,走进了竹林。但是,对钟情于仕途的山涛来说,这只是权宜之计。

竹林七贤中有一位是山涛的同乡,姓向名秀。向秀,字子期,擅长诗赋,曾经注过《庄子》。据《晋书•向秀传》记载:“庄周著内外数十篇,历世才士虽有观者,莫适论其统也。秀乃为之隐解,发明奇趣,振起玄风,读之者超然心悟,莫不自足一时也。”向秀在文章中把人的欲望归结为自然之理,应当得到满足。但他也反对过分放纵,应以礼加以约束。

竹林七贤中,还有一位以嗜酒著称的人物——刘伶。刘伶字伯伦,安徽人。他爱好《老》《庄》之学,为人通达诙谐,胸襟开阔,不拘小节。《晋书》本传说刘伶身高六尺,仅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四十五。人矮小,其貌不扬,好饮酒。至今,民间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喝酒的逸闻趣事。刘伶平常沉默寡言,不轻易与人结交,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。但自从遇到阮籍、嵇康后,刘伶觉得与他们情投意合,便欣然加入了竹林之游的行列。
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是王戎,参加竹林之游时只有十五岁。王戎字濬冲,他的老家在山东临沂。临沂王氏是有名望的大族,王戎的祖父王雄担任过幽州刺史。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曹魏时期担任过尚书郎,凉州刺史,后来被封为贞陵亭侯。

《晋书•王戎传》记载他,幼颖悟,神采秀彻。关于他的聪明,可以从一个故事中窥见一斑。有一次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路边玩耍。路边有一棵李树,长得枝繁叶茂,果实累累。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李子,王戎站在一边动也不动。别的孩子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?王戎很有把握地说,李子树长在路边,却结满了果子,一定是苦李子,所以才没有人吃。别的孩子摘下来一尝,果然如此。大家都佩服王戎很聪明。从此之后,王戎便被称为神童。

《晋书》本传还记录了王戎一个故事。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,曾让人弄来一只老虎,关在京城洛阳宣武场的栅栏里。年仅七岁的王戎,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。当勇士断掉虎牙之后,老虎疼痛难忍,怒吼震天,扭转着身子,拼命地冲撞栅栏,仿佛就要破栏而出。围观的人全都惊呆了,有的四处奔逃,有的瘫坐在地上,宣武场上一片混乱。但是,只有王戎纹丝不动,神情自若,看得津津有味。坐在门楼上的魏明帝曹睿,见到这个小孩如此出众,不仅暗暗称奇,连忙派人前去打听他的姓名。王戎的大胆镇定,因此为人所知。

王戎参加竹林之游,得益于阮籍。还在阮籍做尚书郎时,就知道他的朋友、同样做尚书郎的王浑,有一个被称为神童的儿子。传说有一次阮籍到王浑家串门时,见到了正在和父亲下围棋的王戎。阮籍并没有打扰他们,而是在一旁不动声色的观看,恰巧王浑这几天有事彷徨不定,正想和阮籍商量,因为心里有事,不一会,王浑就有一个棋子走得失着。他想悔棋,王戎没有阻止,而是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举棋不定,心有旁骛。”见王戎一语点破了王浑的心理,阮籍暗暗称奇。自此之后,只要到了王浑家就只与他小坐一会儿,便急着去找王戎清谈。有时,他们一谈就是一整天。阮籍比王戎大二十来岁,他们能在一起长谈,可见王戎有高超的言谈本领。可是,参加竹林之游不久,阮籍就发现王戎有世俗之气,便找机会对他挖苦调侃。有一次,嵇康、阮籍、刘伶等人在竹林中畅快地饮酒。等了很久,才见到王戎的身影。看到姗姗来迟的王戎,阮籍戏谑地说道:“俗物又来扫人的兴!”王戎也不示弱,他微笑着甩过来一句话:像你们这样的人,还有谁能扫你们的兴呢?

就这样,这些志趣,出身、经历并不相同的七位名士,面对当时险恶的政局、难测的宦海,一起走进了幽静的竹林。聚会于竹林,饮酒谈玄并不是真正的目的,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人生的一种逍遥。也就是实现庄子阐述的“逍遥游”的理想。七贤在竹林中尽情地展露真性情,琴声、笑声时常回荡在百家岩的上空。然而好景不长,公元249年正月,一个发生在京城洛阳的事变,将改变竹林七贤的命运。

书寒

帖子数 : 127
积分 : 621
注册日期 : 13-02-19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